小組滙報Blog:影音使團應用互聯網
http://mcsmm2010.blogspot.com/
2010年3月8日
MCS小組成員:
何佩儀 MCS 0803-033811
林克龍 MCS 0803-034370
區振光 MCS 0903-036770
------------------------------------------------------------------------------------------------------
一、 簡介議題
影音使團成立於1989年,是一個以基督信仰為本的非牟利機構,由總幹事袁文輝先生成立,從初期的幻燈片製作,以至拍攝福音電影,一直致力創作具基督教信息的影音多媒體製作,希望能做到「以慈善為社會關懷,讓福音改變世道人心,用愛建家立業,靠神改變人生」。
近年,影音使團盼望藉著大眾傳播平台及文化媒體發放生命訊息,以基督福音抗衡時代洪流,創造優質心靈製作,改變世道人心,「以影音踏進人群,憑信念改變人心。」將福音傳播給非信徒,是他們的主要目標。是次報告,小組選定影音使團在應用互聯網的傳播途徑和內容方面,作出評論和反思。
二、 傳播途徑及反思
影音使團近年採用「七大平台」的方式,傳播途徑包括互聯網、收費/免費電視、電話熱線、刊物等等,分述如下:
1. 月刊
2006年創刊的『天使心月刊』內容包括專題、人物見證、社會回應等,希望可以成為信徒每月必備的個人佈道工具。
2008年每月印刷量約2萬3千本,以信仰角度傳遞生命信息,同年初開始在報攤及全港便利店和超級市場均有發售,成功在零售市場站穩陣腳,深得基督徒教育界及社會人士認同及支持。
2. 方舟多媒體博覽館
「藉著挪亞方舟的事蹟,為人類未來帶來亮光。」2007年8月4日挪亞方舟國際事工正式啟動,包括馬灣陸上方舟:挪亞方舟博覽館、
維港海上方舟:挪亞方舟福音船和衛星空中方舟:創世電視衛星轉播。2009年5月25日馬灣的「方舟多媒體博覽館」正式啟用,這個集旅遊、展覽及佈道的博覽館,是按聖經1:1比例建築而成,當中有展示多媒體展品、動物展示,開館以來已吸引50萬名遊客參觀到訪,目標是讓香港成為國際性,人神相遇之地。
3. 人生熱線
使團於2003年開辦,是香港唯一兼備輔導專業及基督教信仰的「人生熱線」,為來電者提供輔導,藉禱告及聖經真理安慰每位求助者,過去5年曾經處理接近7萬個個案,累積有1200人慕道、決志或接受轉介教會,接受祈禱的累積有12000人。現在除本港外,中國、美加和澳洲亦設立熱線。
4. 互聯網
影音使團透過本身的官方網站結連各地華人,分享最新佈道信息及社會的議題討論。2008年總點擊率 (Hit Rate) 超過8,500萬,網站總瀏覽頁數 (Page Views)近1,300萬。
此外,近年發展網上報紙「創世時報」和整合平台—「theArk.cc」。創世時報(www.creationtimes.com) : 於網上發放即時新聞及時事,帶領讀者反思生命。TheArk (www.theark.cc) 為基督徒網上佈道資料庫,內容包括基督教Arktube、名人網誌分享及網上社群。讓基督徒以文字及生命經歷作佈道工具。
5. 創世電視
24小時播放福音節目,現在租用的頻道包括:有線電視15台、香港寬頻電視719台和now TV 545台,接觸觀眾超過170萬戶家庭。此外,還有製作福音節目,在免費頻道亞洲電視播出,接觸中國廣東省沿岸同胞超過200萬人。
6. 佈道會
目的是建立平台收割,讓基督徒帶領未信親友參與聚會,從而讓他們聽聞福音,決志信主。2007年開始,每月舉辦《天使心佈道會》,配合各平台報導的時事專題及人物訪問。過去曾邀請的嘉賓包括:藝人李司棋、喬太小金子;專業人士沈袓堯醫生、吳宣倫博士和梁燕城博士等。
此外,亦會貼近舉辦多個大型公開聚會、專題講座、音樂見證佈道會和電影18區巡迴佈道等。例如:2010末世重生培靈講座。
7. 福音電影
鼓勵基督徒不但把握藉着電影向親友傳福音的黃金機會,邀請未信親友出席,同心尋找圈外的羊,也會推動教會包場,將戲院成為佈道平台。以最近期的電影《流浪漢世界盃》在香港及澳門包場超過230場,接觸人次逾33萬,當中共有1萬2千人出席;累積有200人慕道、接近100人決志和30人回轉。
影音使團目前有超過200位員工,加上其他開支,2009年1至11月支出總計超過5,340萬元[1],收入5,390萬元,累積不敷數為562萬元。財務狀況與一般福音機構類似,總是入不敷支,是有需要較嚴謹的財務管理,嚴控開支,同時,向基督徒介紹福音使團之貢獻,鼓勵多多奉獻支持,亦可考慮創新開拓廣告收入來源、產品銷售等。
MCS小組選定他們在網上傳播的途徑,即是「創世時報」和「theArk.cc」來進行深入研究分析,為了解這包含文字和影像的網上工具,有否充份利用日益普遍、快速的互聯網的優點,傳播福音,作為小組研究之課題。
三、 傳播內容和反思
「創世時報」(Creation Times)
「創世時報」(Creation Times) 是完全免費的網上報紙,網頁的第一頁內容包括網頁標題,主要有國際新聞、本地新聞、專題、兩岸、視像新聞、頭條新聞、萬人見證錄、廣告和報料熱線等分類報道,也有與RSS/twitter/Facebook等連結點。RSS正好提醒讀者有更新。報導方式側重視像新聞,包括轉載「創世電視」的「愛地球觀察站」片段,短片比較長,可以精簡一點。文字版報導方面深入詳細,也有轉載「天使心月刊」文章,例如「信仰百問」等專題型式,有效地幫助初信者,但要好好整理,方便網上閱讀。
整體而言,讀者很容易找到主題,而且加大月刊文章的讀者覆蓋率。活動資料未有更新,新聞發生的日期未有清楚標明 (可能回到2007年),「應有此佈」一些議題不排除有政治取態。
在「編輯室的話」中表示,盼望這份網上的報紙可以發放不一樣的傳媒訊息在發掘最新最快的資訊,作新聞報道 (News reporting) 的同時,能做到新聞佈道 (News Evangelism) 傳播訊息,這是作為基督教媒體更為重要的使命。[2]此外編輯人員會以耶穌的眼光來看世界,把基督教應該和值得報道的新聞搬上平台。因此,新聞必經篩選 (不是所有/即時),完全倚靠編輯的屬靈智慧,這是有風險的。
「創世時報」自從2008年10開始運作了17個多月,至今上載了的包括:
本地新聞452篇 (自2008-12-16開始);基督教消息459篇 (自2008-11-04開始);基督教新聞190篇 (自2008-11-01開始);萬人見證錄52篇 (自2008-11-13開始)。以上載的數量來說是比較少的,平均每月只得3.1至27篇。
本地新聞所上載的內容包括:於2010-02-01上載的「馬頭圍道塌樓事故四人死亡,附近有教會表示隨時候命施予援手」、於2010-02-19上載的「浸大研究:祖父母與孫兒易有代溝,影響兒童發展」等,每月平均上載7至8篇。主題是以香港的新聞來借題發揮福音話題。
基督教消息大部份是報導基督教的音樂會、講座、訓練班和聖經日營等,包括他們的舉辦時間、地點和內容,似是宣傳基督教界活動的教平台,效果尚算可以。
有一點卻很值得留意,現在,「創世時報」是全港最受歡迎的基督教網站之一,總點擊率邁向8,500萬[3],其中超過五成的瀏覽用戶來自海外,證明網上事工能夠跨越時間、地域的界限,是普世福音事工的好渠道。電子新聞競爭日趨激烈,香港的主流報紙和電台在網上均大展拳腳,「創世時報」銳意進入,乃可喜可嘉。但背後需龐大人力、物力、財力支援,除了呼籲奉獻,亦需要拓展廣告收益和福音產品銷售確保有穩定收入來源。
「theArk.cc」
為基督徒網上佈道資料庫,內容包括基督教Arktube,類似YouTube,將短片放上網供人瀏覽,是完全免費的。另外有名人網誌分享及網上社群,讓基督徒以文字及生命經歷作佈道工具。
網頁的第一頁內容包括網頁標題、精選影片、推薦Blog、Ark檔案室、消息推廣、最新影片、會員登入、廣告、最新話題、本週人氣影片等連結點。這些短片的製作細緻清晰,瀏覽者祇要有寛頻上網即可隨時收看,比電視廣播播出時間上更具彈性。內容包括很多專題講道/佈道片段,初信的教導,進深的解經,時事的反省,簡單的畫面結構往往比較沉悶。有些短片分類不太清晰,有上載日期,然而製作日期則不詳。短片可下載但以10MB計。
目前,上載文章的數目約4000篇、影片數目約4000條,平均每日的點擊率約13萬次,初步達到建立的宗旨:Creation創造、創意;Connection招聚、連繫;Calling召命、使命;一艘可以抵禦網絡洪水的影音方舟。
與YouTube比較,內容非常集中福音訊息,這是應該堅持的方向,否則會與影音使團的宗旨脫軌。短片文字資料若能加上播放日期,會讓瀏覽者清楚內容上載時間。YouTube在短時間內大受歡迎,原因是內容豐富,對象全球化。而「theArk.cc」要在主流中突圍而出,挑戰甚大,因為一般福音機構較偏重教導和勸勉,創意有所限制。以下是一些點擊的統計資料:
表1
五大受歡迎影片 (開站至今)
標題
1.不要驚動愛情
2.聖地流動教室以色列破謎之旅1
3.黃子揚受浸 見證基督大愛
4.林以諾牧師與你分享如何面對壓力
5.與萬聖節的危險約會 拆解萬聖節搞鬼文化
表2
五大受歡迎話題(開站至今)
標題
1.高皓正宣佈婚訊 勸喻青年人等待真愛
2.宗教哲學----無名會
3.只是以愛心說誠實話 --
4.不信就要抗拒,批判?
5.方舟是比喻?是歷史?是神話?
表3
五大最受歡迎blog文章 (開站至今)
標題
1.恩典之路
2.香港又多一位基督徒原創歌手:羅力威
3.給網友的一封信
4.壓力中活得輕省
5.永生的禮物
「theArk.cc」由2009年7月啟站至今已經超過半年,在這段期間,他們不斷收集意見,並且在2009年終,決定回應大眾的需求,全新改革ArkBlog,並發起搬blog大行動[4],嘗試將Yahoo或 Blogger等的網友兄呼納過來,行動如下:
四、 信仰層面的影響
「創世時報」(Creation Times) 與「theArk.cc」適合理性的尋求者、慕道者,訊息純正、涉獵廣、高參考價值,信息日久常新,可提升靈命。利用互聨網的優勢,成為隨時隨地 (全世界24小時上網) 可用的傳播渠道。「信仰百問」簡要易明,提升/糾正初信及信徒的一些屬靈觀念。以短片形式更迅速反駁如「達文西密碼」等謬論,如能以系列型式 (多片段組合) 發放更可加強訊息。進一步可以發展成為「全壘打」網站形象。
只是福音、天使、方舟和創世等名詞,乃基督教常用之詞語,讓網站瀏覽者第一時間看到而有所聯想,但缺點正是對基督教抗拒者會選擇即時離去。
「影音使團」以非信徒為傳播對象之一,但內容制作卻大部份為了基督徒,跟一般福音傳媒的製作以信眾口味為主導一樣。傳播大師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早在一九六七年就提出:「媒體即信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5],所以,我們要走出了孤芳自賞的小圈子,在高舉基督之餘,也開始考慮實際質素和流行與否等問題了。[6]否則,可能會忽視非信徒和弱勢社羣,也會產生內容缺乏創意等問題[7]。若我們可以開放聆聽媒體對教會和神學的詰問,以理解媒體所揭示的世界,那麼,我們才有空間發展,繼而作為思考信仰、建構神學的素材。
事實上福音是世界性的,那麼基督與文化的問題就會如影隨形地被帶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基督無論與哪一種文化相遇都會經歷影響和被影響的過程。基督對文化的改造不是絕對的,文化對基督的闡述也不是絕對的,絕對的只有一個:不管我們的文化如何不同,處境如何相異,我們總不要以自己的神學目的或處境去苛求别人。只要我們能面對同一方向,一起看着前方,一起迎着困難邁步向前。這樣的態度足以使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及其團體互相鼓舞,互相激勵,互相扶持,共同成為神在文化中所差遣的同工。
在外國已非常流行的網誌 (Blog) 在香港漸受歡迎,小組成員之一在今次研究項目中,嘗試建立個人網誌[8],發現效果不錯。因為除了介紹自己的經歷、活動、和想法外,還可以讓瀏覽者到其講道錄音網站,不失為傳福音真理的好渠道,亦可算是今次研究項目的意外收獲。
[1] 袁文輝:《代禱家書》(香港:影音使團,2010年1月。)
[2] 編輯室的話:http://www.creationtimes.com/static.php?id=856 (Assessed on 9 March 2010)
[3] 影音使團2008年報
[4] http://www.theark.cc/myblog.php?blogname=admin (Assessed on 25 February 2010)
[5]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rshall_McLuhan (Assessed on 10 March 2010)
[6] http://www.poppop.net/m01/m0119_1107.htm (Assessed on 9 March 2010)
[7] Quentin Schultze and Robert Words (ed.) Understanding Evangelical Media : The Changing Face of Christian Communication, (Il USA : Inter Varsity, 2008), 283-284.
[8] http://drdanielam.blogspot.com/2010/02/32.html (Assessed on 1 March 2010)
2010年3月2日 星期二
MMP-V20100301
小組滙報Blog:影音使團應用互聯網 2010年3月1日
(MCS小組成員:何佩儀、林克龍、區振光)
一、 簡介議題
影音使團成立於1989年,是一個以基督信仰為本的非牟利機構,藉著大眾傳播平台及文化媒體發放生命訊息,以基督福音抗衡時代洪流,創造優質心靈製作,改變世道人心。
影音使團目前有超過200位員工,加上其他開支,2009年1至11月支出總計超過5,340萬元[1],收入5,390萬元,累積不敷數為562萬元。財務狀況與一般福音機構類似,總是入不敷支,是有需要較嚴謹的財務管理,嚴控開支,同時,向基督徒介紹福音使團之貢獻,鼓勵多多奉獻支持,亦可考慮創新開拓廣告收入來源、產品銷售等。
二、 傳播途徑
影音使團從2008年採用「七大平台」的方式,傳播途徑包括互聯網、收費/免費電視、電話熱線、刊物等等,分述如下:
1. 月刊
2006年創刊的『天使心月刊』內容包括專題、人物見證、社會回應等,每月售出約2萬3千本,每期月初開始在報攤及全港便利店和超級市場均有發售。
2. 方舟多媒體博覽館
集旅遊及展覽、表演及住宿於同一地點,按挪亞方舟1:1比例建築而成,當中有展示多媒體展品、動物展示,每年接待超過50萬名遊客到訪。
3. 人生熱線
結合信仰與輔導的電話熱線,過去5年曾經處理5萬個個案,有760人慕道、決志或接受轉介教會。現在除本港外,中國、美加和澳洲亦設立熱線。
4. 互聯網:影音身使團官方網站,網上報紙—創世時報和社交網站—theArk.cc。
5. 創世電視
現在租用的頻道包括:有線電視15台、香港寬頻電視719台和now TV 545台,接觸觀眾超過170萬戶家庭。此外,還有製作福音節目,在免費頻道亞洲電視播出,接觸中國廣東省沿岸同胞超過200萬人。
6. 佈道會—大型公開聚會、專題講座、藝人見證、音樂會、18區巡迴佈道等。
7. 福音電影—以戲院作佈道平台,過去接觸約15萬人。
MCS小組選定他們在網上傳播的途徑,即是「創世時報」和「theArk.cc」來進行深入研究分析,為了解這包含影像和文字的網上工具,有否充份利用日益普遍、快速的互聯網的優點,作為小組研究之課題。
三、 傳播內容和反思
「創世時報」(Creation Times)
「創世時報」(Creation Times) 是完全免費的,網頁的第一頁內容包括網頁標題,主要有國際/本地/專題、RSS/twitter/Facebook、視像新聞、頭條新聞、萬人見證錄、廣告、報料熱線等連結點。RSS正好提醒讀者有更新。報導方式側重視像新聞,包括轉載創世電視「愛地球觀察站」片段,短片比較長,可以精簡一點。文字版報導方面深入詳細,也有轉載「天使心月刊」文章,例如「信仰百問」等專題型式,有效地幫助初信者,但要好好整理方便網上閱讀。
整體而言,讀者很容易找到主題,而且加大月刊文章的讀者覆蓋率。活動資料未有更新,新聞發生的日期未有清楚標明(可能回到2007年),「應有此佈」一些議題不排除有政治取態。
在「編輯室的話」中表示,盼望這份網上的報紙可以發放不一樣的傳媒訊息在發掘最新最快的資訊,作新聞報道 (News reporting) 的同時,能做到新聞佈道 (News Evangelism) 傳播訊息,這是作為基督教媒體更為重要的使命。[2]此外編輯人員會以耶穌的眼光來看世界,把基督教應該和值得報道的新聞搬上平台。因此,新聞必經篩選(不是所有/即時),完全倚靠編輯的屬靈智慧。
現在,他是全港最受歡迎的基督教網站,總點擊率邁向8,500萬[3],其中超過五成的瀏覽用戶來自海外,證明網上事工能夠跨越時間、地域的界限,是普世福音事工的好渠道。電子新聞競爭日趨激烈,香港的主流報紙和電台在網上均大展拳腳,「創世時報」銳意進入,乃可喜可嘉。但背後需龐大人力、物力、財力支援,除了呼籲奉獻,亦需要拓展廣告收益和福音產品銷售確保有穩定收入來源。
「創世時報」自從2008年10開始運作,今至上載了的包括:
本地新聞452篇(自2008-12-16開始);基督教消息459篇(自2008-11-04開始);基督教新聞190篇(自2008-11-01開始);萬人見證錄52篇(自2008-11-13開始)。
本地新聞所上載的內容包括:於2010-02-01上載的「馬頭圍道塌樓事故四人死亡,附近有教會表示隨時候命施予援手」、於2010-02-19上載的「浸大研究:祖父母與孫兒易有代溝,影響兒童發展」等,每月平均上載7至8篇。主題是以香的新聞來借題發揮福音話題。
基督教消息大部份是報導基督教的音樂會、講座、訓練班和聖經日營等,包括他們的舉辦時間、地點和內容。
「theArk.cc」
類似YouTube,將短片放上網供人瀏覽,是完全免費的。網頁的第一頁內容包括網頁標題、精選影片、推薦Blog、Ark檔案室、消息推廣、最新影片、會員登入、廣告、最新話題、本週人氣影片等連結點。這些短片的製作細緻清晰,瀏覽者祇要有寛頻上網即可隨時收看,比電視廣播播出時間更具彈性。內容包括很多專題講道/佈道片段,初信的教導,進深的解經,時事的反省,簡單的畫面結構往往比較沉悶。有些短片分類不太清晰,有上載日期,製作日期則不詳。短片可下載但以10MB計。
目前,上載文章的數目約4千篇、影片數目約4千條,平均每日的點擊率約13萬次,初步達到建立的宗旨:Creation創造、創意;Connection招聚、連繫;Calling召命、使命;一艘可以抵禦網絡洪水的影音方舟。與YouTube比較,內容非常集中福音訊息,這是應該堅持的方向,否則會與影音使團的宗旨脫軌。短片文字資料若能加上播放日期,會讓瀏覽者清楚內容上載時間。YouTube在短時間內大受歡迎,原因是內容豐富,對象全球化。而「theArk.cc」要在主流中突圍而出,挑戰甚大,因為一般福音機構較偏重教導和勸勉,創意有所限制。以下是一些點擊的統計資料:
表1
十大受歡迎影片 (開站至今)
標題
1.不要驚動愛情
2.聖地流動教室以色列破謎之旅1
3.黃子揚受浸 見證基督大愛
4.林以諾牧師與你分享如何面對壓力 (人生熱線急救手冊34)
5.與萬聖節的危險約會 拆解萬聖節搞鬼文化
6.沈祖堯夫婦分享晚會 - 雨後彩虹(一)
7.從地獄走到天堂: 鐵人挪亞領袖訓練 - 初回引爆
8.專訪陳敏盈(影音使團高級項目主任) - 天使部落109a
9.正生書院學生分享生命的體會上集
10.唱好這個道理—徐偉賢見證
表2
十大最受歡迎話題 (開站至今)
標題
1.高皓正宣佈婚訊 勸喻青年人等待真愛
2.宗教哲學----無名會
3.只是以愛心說誠實話 --
4.不信就要抗拒, 批判?
5.方舟是比喻?是歷史?是神話?
6.環保護理染髮
7.*~影音使團代禱事項~*
8.球是六千年還是數億年???
9.神的存在
10.
表3
十大最受歡迎blog文章 (開站至今)
標題
1.恩典之路
2.香港又多一位基督徒原創歌手: 羅力威
3.給網友的一封信
4.壓力中活得輕省
5.永生的禮物
6.TheArk.cc
7.援交少女多來自悲劇家庭
8.飯後甜品
9.送一份別出心裁的聖誕禮物!
10.忙裡感恩
「theArk.cc」由2009年7月啟站至今,不經不覺已經超過半年了。在這段期間,他們不斷收集弟兄姊妹的意見。在2009年終結之時,決定回應大家的需求,全新改革ArkBlog,並發起搬blog大行動[4] :
四、 信仰層面的影響
「創世時報」(Creation Times) 與「theArk.cc」非常適合理性的尋求者、慕道者,訊息純正、涉獵廣、高參考價值,信息日久常新,可提升靈命。利用互聨網的優勢,成為隨時隨地(全世界24小時上網)可用的教導工具。「信仰百問」簡要易明,提升/糾正初信及信徒的一些屬靈觀念。以短片形式更迅速反駁如「達文西密碼」等謬論,如能以系列型式(多片段組合)發放更可加強訊息。進一步可以發展成為「全壘打」工具網站形象。
福音、天使、方舟和創世等名詞,乃基督教常用之詞語,讓網站瀏覽者第一時間看到而有所聯想,但缺點正是對基督教抗拒者會選擇即時離去。
影音使團以基督徒為主要觀眾對象,跟一般福音傳媒的製作以信眾口味為主導一樣,因此,可能會忽視非信徒和弱勢社羣,也會產生內容缺乏創意等問題[5]。
在外國已非常流行的網誌 (Blog) 在香港漸受歡迎,小組成員之一在今次研究項目中,嘗試建立個人網誌,效果不錯。因為除了介紹自己的經歷和想法外,還可以讓瀏覽者進入其講道錄音網站,不失為傳福音真理的好渠道,亦可算是今次研究項目的意外收獲。
[1] 袁文輝:《代禱家書》(香港:影音使團,2010年1月。)
[2] 編輯室的話:http://www.creationtimes.com/static.php?id=856
[3] 影音使團2008年報
[4] http://www.theark.cc/myblog.php?blogname=admin (Assessed on 25 February 2010)
[5] Quentin Schultze and Robert Words (ed.) Understanding Evangelical Media : The Changing Face of Christian Communication, (Il USA : Inter Varsity, 2008), 283-284.
(MCS小組成員:何佩儀、林克龍、區振光)
一、 簡介議題
影音使團成立於1989年,是一個以基督信仰為本的非牟利機構,藉著大眾傳播平台及文化媒體發放生命訊息,以基督福音抗衡時代洪流,創造優質心靈製作,改變世道人心。
影音使團目前有超過200位員工,加上其他開支,2009年1至11月支出總計超過5,340萬元[1],收入5,390萬元,累積不敷數為562萬元。財務狀況與一般福音機構類似,總是入不敷支,是有需要較嚴謹的財務管理,嚴控開支,同時,向基督徒介紹福音使團之貢獻,鼓勵多多奉獻支持,亦可考慮創新開拓廣告收入來源、產品銷售等。
二、 傳播途徑
影音使團從2008年採用「七大平台」的方式,傳播途徑包括互聯網、收費/免費電視、電話熱線、刊物等等,分述如下:
1. 月刊
2006年創刊的『天使心月刊』內容包括專題、人物見證、社會回應等,每月售出約2萬3千本,每期月初開始在報攤及全港便利店和超級市場均有發售。
2. 方舟多媒體博覽館
集旅遊及展覽、表演及住宿於同一地點,按挪亞方舟1:1比例建築而成,當中有展示多媒體展品、動物展示,每年接待超過50萬名遊客到訪。
3. 人生熱線
結合信仰與輔導的電話熱線,過去5年曾經處理5萬個個案,有760人慕道、決志或接受轉介教會。現在除本港外,中國、美加和澳洲亦設立熱線。
4. 互聯網:影音身使團官方網站,網上報紙—創世時報和社交網站—theArk.cc。
5. 創世電視
現在租用的頻道包括:有線電視15台、香港寬頻電視719台和now TV 545台,接觸觀眾超過170萬戶家庭。此外,還有製作福音節目,在免費頻道亞洲電視播出,接觸中國廣東省沿岸同胞超過200萬人。
6. 佈道會—大型公開聚會、專題講座、藝人見證、音樂會、18區巡迴佈道等。
7. 福音電影—以戲院作佈道平台,過去接觸約15萬人。
MCS小組選定他們在網上傳播的途徑,即是「創世時報」和「theArk.cc」來進行深入研究分析,為了解這包含影像和文字的網上工具,有否充份利用日益普遍、快速的互聯網的優點,作為小組研究之課題。
三、 傳播內容和反思
「創世時報」(Creation Times)
「創世時報」(Creation Times) 是完全免費的,網頁的第一頁內容包括網頁標題,主要有國際/本地/專題、RSS/twitter/Facebook、視像新聞、頭條新聞、萬人見證錄、廣告、報料熱線等連結點。RSS正好提醒讀者有更新。報導方式側重視像新聞,包括轉載創世電視「愛地球觀察站」片段,短片比較長,可以精簡一點。文字版報導方面深入詳細,也有轉載「天使心月刊」文章,例如「信仰百問」等專題型式,有效地幫助初信者,但要好好整理方便網上閱讀。
整體而言,讀者很容易找到主題,而且加大月刊文章的讀者覆蓋率。活動資料未有更新,新聞發生的日期未有清楚標明(可能回到2007年),「應有此佈」一些議題不排除有政治取態。
在「編輯室的話」中表示,盼望這份網上的報紙可以發放不一樣的傳媒訊息在發掘最新最快的資訊,作新聞報道 (News reporting) 的同時,能做到新聞佈道 (News Evangelism) 傳播訊息,這是作為基督教媒體更為重要的使命。[2]此外編輯人員會以耶穌的眼光來看世界,把基督教應該和值得報道的新聞搬上平台。因此,新聞必經篩選(不是所有/即時),完全倚靠編輯的屬靈智慧。
現在,他是全港最受歡迎的基督教網站,總點擊率邁向8,500萬[3],其中超過五成的瀏覽用戶來自海外,證明網上事工能夠跨越時間、地域的界限,是普世福音事工的好渠道。電子新聞競爭日趨激烈,香港的主流報紙和電台在網上均大展拳腳,「創世時報」銳意進入,乃可喜可嘉。但背後需龐大人力、物力、財力支援,除了呼籲奉獻,亦需要拓展廣告收益和福音產品銷售確保有穩定收入來源。
「創世時報」自從2008年10開始運作,今至上載了的包括:
本地新聞452篇(自2008-12-16開始);基督教消息459篇(自2008-11-04開始);基督教新聞190篇(自2008-11-01開始);萬人見證錄52篇(自2008-11-13開始)。
本地新聞所上載的內容包括:於2010-02-01上載的「馬頭圍道塌樓事故四人死亡,附近有教會表示隨時候命施予援手」、於2010-02-19上載的「浸大研究:祖父母與孫兒易有代溝,影響兒童發展」等,每月平均上載7至8篇。主題是以香的新聞來借題發揮福音話題。
基督教消息大部份是報導基督教的音樂會、講座、訓練班和聖經日營等,包括他們的舉辦時間、地點和內容。
「theArk.cc」
類似YouTube,將短片放上網供人瀏覽,是完全免費的。網頁的第一頁內容包括網頁標題、精選影片、推薦Blog、Ark檔案室、消息推廣、最新影片、會員登入、廣告、最新話題、本週人氣影片等連結點。這些短片的製作細緻清晰,瀏覽者祇要有寛頻上網即可隨時收看,比電視廣播播出時間更具彈性。內容包括很多專題講道/佈道片段,初信的教導,進深的解經,時事的反省,簡單的畫面結構往往比較沉悶。有些短片分類不太清晰,有上載日期,製作日期則不詳。短片可下載但以10MB計。
目前,上載文章的數目約4千篇、影片數目約4千條,平均每日的點擊率約13萬次,初步達到建立的宗旨:Creation創造、創意;Connection招聚、連繫;Calling召命、使命;一艘可以抵禦網絡洪水的影音方舟。與YouTube比較,內容非常集中福音訊息,這是應該堅持的方向,否則會與影音使團的宗旨脫軌。短片文字資料若能加上播放日期,會讓瀏覽者清楚內容上載時間。YouTube在短時間內大受歡迎,原因是內容豐富,對象全球化。而「theArk.cc」要在主流中突圍而出,挑戰甚大,因為一般福音機構較偏重教導和勸勉,創意有所限制。以下是一些點擊的統計資料:
表1
十大受歡迎影片 (開站至今)
標題
1.不要驚動愛情
2.聖地流動教室以色列破謎之旅1
3.黃子揚受浸 見證基督大愛
4.林以諾牧師與你分享如何面對壓力 (人生熱線急救手冊34)
5.與萬聖節的危險約會 拆解萬聖節搞鬼文化
6.沈祖堯夫婦分享晚會 - 雨後彩虹(一)
7.從地獄走到天堂: 鐵人挪亞領袖訓練 - 初回引爆
8.專訪陳敏盈(影音使團高級項目主任) - 天使部落109a
9.正生書院學生分享生命的體會上集
10.唱好這個道理—徐偉賢見證
表2
十大最受歡迎話題 (開站至今)
標題
1.高皓正宣佈婚訊 勸喻青年人等待真愛
2.宗教哲學----無名會
3.只是以愛心說誠實話 --
4.不信就要抗拒, 批判?
5.方舟是比喻?是歷史?是神話?
6.環保護理染髮
7.*~影音使團代禱事項~*
8.球是六千年還是數億年???
9.神的存在
10.
表3
十大最受歡迎blog文章 (開站至今)
標題
1.恩典之路
2.香港又多一位基督徒原創歌手: 羅力威
3.給網友的一封信
4.壓力中活得輕省
5.永生的禮物
6.TheArk.cc
7.援交少女多來自悲劇家庭
8.飯後甜品
9.送一份別出心裁的聖誕禮物!
10.忙裡感恩
「theArk.cc」由2009年7月啟站至今,不經不覺已經超過半年了。在這段期間,他們不斷收集弟兄姊妹的意見。在2009年終結之時,決定回應大家的需求,全新改革ArkBlog,並發起搬blog大行動[4] :
四、 信仰層面的影響
「創世時報」(Creation Times) 與「theArk.cc」非常適合理性的尋求者、慕道者,訊息純正、涉獵廣、高參考價值,信息日久常新,可提升靈命。利用互聨網的優勢,成為隨時隨地(全世界24小時上網)可用的教導工具。「信仰百問」簡要易明,提升/糾正初信及信徒的一些屬靈觀念。以短片形式更迅速反駁如「達文西密碼」等謬論,如能以系列型式(多片段組合)發放更可加強訊息。進一步可以發展成為「全壘打」工具網站形象。
福音、天使、方舟和創世等名詞,乃基督教常用之詞語,讓網站瀏覽者第一時間看到而有所聯想,但缺點正是對基督教抗拒者會選擇即時離去。
影音使團以基督徒為主要觀眾對象,跟一般福音傳媒的製作以信眾口味為主導一樣,因此,可能會忽視非信徒和弱勢社羣,也會產生內容缺乏創意等問題[5]。
在外國已非常流行的網誌 (Blog) 在香港漸受歡迎,小組成員之一在今次研究項目中,嘗試建立個人網誌,效果不錯。因為除了介紹自己的經歷和想法外,還可以讓瀏覽者進入其講道錄音網站,不失為傳福音真理的好渠道,亦可算是今次研究項目的意外收獲。
[1] 袁文輝:《代禱家書》(香港:影音使團,2010年1月。)
[2] 編輯室的話:http://www.creationtimes.com/static.php?id=856
[3] 影音使團2008年報
[4] http://www.theark.cc/myblog.php?blogname=admin (Assessed on 25 February 2010)
[5] Quentin Schultze and Robert Words (ed.) Understanding Evangelical Media : The Changing Face of Christian Communication, (Il USA : Inter Varsity, 2008), 283-284.
2010年2月27日 星期六
MMP-V20100227
小組滙報Blog:影音使團應用互聯網 2010年2月27日
(MCS小組成員:何佩儀、林克龍、區振光)
一、 簡介議題
影音使團成立於1989年,是一個以基督信仰為本的非牟利機構,藉著大眾傳播平台及文化媒體發放生命訊息,以基督福音抗衡時代洪流,創造優質心靈製作,改變世道人心。
影音使團目前有超過200位員工,加上其他開支,2009年1至11月支出總計超過5,340萬元[1],收入5,390萬元,累積不敷數為562萬元。財務狀況與一般福音機構類似,總是入不敷支,是有需要較嚴謹的財務管理,嚴控開支,同時,向基督徒介紹福音使團之貢獻,鼓勵多多奉獻支持,亦可考慮創新開拓廣告收入來源、產品銷售等。
二、 傳播途徑
影音使團從2008年採用「七大平台」的方式,傳播途徑包括互聯網、收費/免費電視、電話熱線、刊物等等,分述如下:
1. 月刊
2006年創刊的『天使心月刊』內容包括專題、人物見證、社會回應等,每月售出約2萬3千本,每期月初開始在報攤及全港便利店和超級市場均有發售。
2. 方舟多媒體博覽館
集旅遊及展覽、表演及住宿於同一地點,按挪亞方舟1:1比例建築而成,當中有展示多媒體展品、動物展示,每年接待超過50萬名遊客到訪。
3. 人生熱線
結合信仰與輔導的電話熱線,過去5年曾經處理5萬個個案,有760人慕道、決志或接受轉介教會。現在除本港外,中國、美加和澳洲亦設立熱線。
4. 互聯網:影音身使團官方網站,網上報紙—創世時報和社交網站—theArk.cc。
5. 創世電視
現在租用的頻道包括:有線電視15台、香港寬頻電視719台和now TV 545台,接觸觀眾超過170萬戶家庭。此外,還有製作福音節目,在免費頻道亞洲電視播出,接觸中國廣東省沿岸同胞超過200萬人。
6. 佈道會—大型公開聚會、專題講座、藝人見證、音樂會、18區巡迴佈道等。
7. 福音電影—以戲院作佈道平台,過去接觸約15萬人。
MCS小組選定他們在網上傳播的途徑,即是「創世時報」和「theArk.cc」來進行深入研究分析,為了解這包含影像和文字的網上工具,有否充份利用日益普遍、快速的互聯網的優點,作為小組研究之課題。
三、 傳播內容和反思
「創世時報」(Creation Times)
在「編輯室的話」中表示,盼望這份網上的報紙可以發放不一樣的傳媒訊息,在發掘最新最快的資訊,作新聞報道 (News reporting) 的同時,能做到新聞佈道 (News Evangelism) 傳播訊息,這是作為基督教媒體更為重要的使命。[2]此外編輯人員會以耶穌的眼光來看世界,把基督教應該和值得報道的新聞搬上平台。
現在,他是全港最受歡迎的基督教網站,總點擊率邁向8,500萬[3],其中超過五成的瀏覽用戶來自海外,證明網上事工能夠跨越時間、地域的界限,是普世福音事工的好渠道。電子新聞競爭日趨激烈,香港的主流報紙和電台在網上均大展拳腳,「創世時報」銳意進入,乃可喜可嘉。但背後需龐大人力、物力、財力支援,除了呼籲奉獻,亦需要拓展廣告收益和福音產品銷售確保有穩定收入來源。
「創世時報」自從2008年10開始運作,今至上載了的包括:
本地新聞452篇(自2008-12-16開始);基督教消息459篇(自2008-11-04開始);基督教新聞190篇(自2008-11-01開始);萬人見證錄52篇(自2008-11-13開始)。
本地新聞所上載的內容包括:於2010-02-01上載的「馬頭圍道塌樓事故四人死亡,附近有教會表示隨時候命施予援手」、於2010-02-19上載的「浸大研究:祖父母與孫兒易有代溝,影響兒童發展」等,每月平均上載7至8篇。主題是以香的新聞來借題發揮福音話題。
基督教消息大部份是報導基督教的音樂會、講座、訓練班和聖經日營等,包括他們的舉辦時間、地點和內容。
有關網頁內容的撮要見附錄1。
「theArk.cc」
類似YouTube,將短片放上網供人瀏覽。目前上載文章的數目約4千篇、影片數目約4千條。平均每日的點擊率約13萬次。與YouTube比較,內容非常集中福音訊息,這是應該堅持的方向,否則會與影音使團的宗旨脫軌。短片文字資料若能加上播放日期,會讓瀏覽者清楚內容上載時間。YouTube在短時間內大受歡迎,原因是內容豐富,對象全球化。而「theArk.cc」要在主流中突圍而出,挑戰甚大,因為一般福音機構較偏重教導和勸勉,創意有所限制。以下是一些點擊的統計資料:
表1
十大受歡迎影片 (開站至今)
標題
1.不要驚動愛情
2.聖地流動教室以色列破謎之旅1
3.黃子揚受浸 見證基督大愛
4.林以諾牧師與你分享如何面對壓力 (人生熱線急救手冊34)
5.與萬聖節的危險約會 拆解萬聖節搞鬼文化
6.沈祖堯夫婦分享晚會 - 雨後彩虹(一)
7.從地獄走到天堂: 鐵人挪亞領袖訓練 - 初回引爆
8.專訪陳敏盈(影音使團高級項目主任) - 天使部落109a
9.正生書院學生分享生命的體會上集
10.唱好這個道理—徐偉賢見證
表2
十大最受歡迎話題 (開站至今)
標題
1.高皓正宣佈婚訊 勸喻青年人等待真愛
2.宗教哲學----無名會
3.只是以愛心說誠實話 --
4.不信就要抗拒, 批判?
5.方舟是比喻?是歷史?是神話?
6.環保護理染髮
7.*~影音使團代禱事項~*
8.球是六千年還是數億年???
9.神的存在
10.
表3
十大最受歡迎blog文章 (開站至今)
標題
1.恩典之路
2.香港又多一位基督徒原創歌手: 羅力威
3.給網友的一封信
4.壓力中活得輕省
5.永生的禮物
6.TheArk.cc
7.援交少女多來自悲劇家庭
8.飯後甜品
9.送一份別出心裁的聖誕禮物!
10.忙裡感恩
「theArk.cc」由2009年7月啟站至今,不經不覺已經超過半年了。在這段期間,他們不斷收集弟兄姊妹的意見。在2009年終結之時,決定回應大家的需求,全新改革ArkBlog,並發起搬blog大行動[4] :
有關網頁內容的撮要見附錄2。
四、 信仰層面的影響
福音、天使、方舟和創世等名詞,乃基督教常用之詞語,讓網站瀏覽者第一時間看到而有所聯想,但缺點正是對基督教抗拒者會選擇即時離去。
創世電視以基督徒為主要觀眾對象,跟一般福音傳媒的製作以信眾口味為主導一樣,因此,可能會忽視非信徒和弱勢社羣,也會產生內容缺乏創意等問題[5]。
網誌 (Blog) 在香港漸受歡迎,小組成員之一在今次研究項目中,嘗試建立個人網誌,效果不錯。因為除了介紹自己的經歷和想法外,還可以讓瀏覽者進入其講道錄音網站,不失為傳福音真理的好渠道,亦可算是今次研究項目的意外收獲。
附錄1
創世時報 (Creation Times)
(1) 簡介議題
網頁標題
國際 / 本地 / 專題 RSS / twitter / Facebook 連結點
視像新聞 頭條新聞 萬人見證錄
廣告
報料熱線
宗旨:帶讀者以另一個角度看世界的人和事,直擊神的作為,釋出「不一樣的傳媒訊息」
(2) 傳播模式
描述:
(a) 主要視像新聞。
(b) 文字版等。
(c) 轉載創世電影「愛地球觀察站」片段。
(d) 完全免費。
反思:
(a) 已用連結點提醒讀者有更新。
(b) 文字版要好好整理方便閱讀。
(c) 短片比較長,可以精簡一點。
(3) 傳播內容
描述:
(a) 轉載「天使心月刊」文章。
(b) 新聞經篩選(不是所有/即時)。
(c) 用專題型式。
(d) 「信仰百問」。
反思:
(a) 能加大月刊文章的讀者覆蓋率。
(b) 倚靠編輯的屬靈智慧。
(c) 容易找到主題。
(d) 幫助初信者。
(e) 活動資料未有更新,新聞發生的日期未有清楚標明(可能回到2007年)。
(f) 「應有此佈」不排除有政治取態。
(4) 信仰層面上帶來的影響
(a) 適合理性的尋求者、慕道者。
(b) 訊息純正、涉獵廣、高參考價值,隨時隨地(全世界24小時上網)可用的教導工具。
(c) 可簡化畫面,加入「已封存檔案欄」。
(d) 專題深入仔細, 部分可連接片源,多介紹友會,又可減輕伺服器的負荷。
(e) 「信仰百問」簡要易明,提升/糾正初信及信徒的一些屬靈觀念。
附錄2
www.the Ark.cc beta版
(1) 簡介議題
網頁標題
精選影片 推薦Blog Ark檔案室 消息推廣 最新影片 會員登入
廣告
最新話題 本週人氣影片
宗旨:Creation創造.創意 Connection招聚.連繫 Calling召命.使命 一艘可以抵禦網絡洪水的影音方舟
(2) 傳播模式
描述:
(a) 互聯網。
(b) 寛頻。
(c) 細緻清晰。
(d) 比電視廣播播出時間更具彈性。
(e) 自由上載。
(f) 想做成褔音YouTube。
反思:
(a) 需經網絡傳播及大型伺服器。
(b) 暫時未達到YouTube的流行程度。
(3) 傳播內容
描述:
(a) 很多專題講道/佈道片段。
(b) 初信的教導。
(c) 進深的解經。
(d) 時事的反省。
(e) 簡單的畫面結構。
反思:
(a) 分類不太清晰。
(b) 有上載日期,製作日期不詳。
(c) 可下載但以10MB計。
(4) 信仰層面上帶來的影響
(a) 隨時隨地(全世界24小時上網)可用的教導工具。
(b) 信息日久常新,可提升靈命。
(c) 以系列型式(多片段組合)可加強訊息。
(d) 以短片形式更迅速反駁如「達文西密碼」等謬論。
(e) 可以發展成為「全壘打」工具網站形象。
[1] 袁文輝:《代禱家書》(香港:影音使團,2010年1月。)
[2] 編輯室的話:http://www.creationtimes.com/static.php?id=856
[3] 影音使團2008年報
[4] http://www.theark.cc/myblog.php?blogname=admin (Assessed on 25 February 2010)
[5] Quentin Schultze and Robert Words (ed.) Understanding Evangelical Media : The Changing Face of Christian Communication, (Il USA : Inter Varsity, 2008), 283-284.
(MCS小組成員:何佩儀、林克龍、區振光)
一、 簡介議題
影音使團成立於1989年,是一個以基督信仰為本的非牟利機構,藉著大眾傳播平台及文化媒體發放生命訊息,以基督福音抗衡時代洪流,創造優質心靈製作,改變世道人心。
影音使團目前有超過200位員工,加上其他開支,2009年1至11月支出總計超過5,340萬元[1],收入5,390萬元,累積不敷數為562萬元。財務狀況與一般福音機構類似,總是入不敷支,是有需要較嚴謹的財務管理,嚴控開支,同時,向基督徒介紹福音使團之貢獻,鼓勵多多奉獻支持,亦可考慮創新開拓廣告收入來源、產品銷售等。
二、 傳播途徑
影音使團從2008年採用「七大平台」的方式,傳播途徑包括互聯網、收費/免費電視、電話熱線、刊物等等,分述如下:
1. 月刊
2006年創刊的『天使心月刊』內容包括專題、人物見證、社會回應等,每月售出約2萬3千本,每期月初開始在報攤及全港便利店和超級市場均有發售。
2. 方舟多媒體博覽館
集旅遊及展覽、表演及住宿於同一地點,按挪亞方舟1:1比例建築而成,當中有展示多媒體展品、動物展示,每年接待超過50萬名遊客到訪。
3. 人生熱線
結合信仰與輔導的電話熱線,過去5年曾經處理5萬個個案,有760人慕道、決志或接受轉介教會。現在除本港外,中國、美加和澳洲亦設立熱線。
4. 互聯網:影音身使團官方網站,網上報紙—創世時報和社交網站—theArk.cc。
5. 創世電視
現在租用的頻道包括:有線電視15台、香港寬頻電視719台和now TV 545台,接觸觀眾超過170萬戶家庭。此外,還有製作福音節目,在免費頻道亞洲電視播出,接觸中國廣東省沿岸同胞超過200萬人。
6. 佈道會—大型公開聚會、專題講座、藝人見證、音樂會、18區巡迴佈道等。
7. 福音電影—以戲院作佈道平台,過去接觸約15萬人。
MCS小組選定他們在網上傳播的途徑,即是「創世時報」和「theArk.cc」來進行深入研究分析,為了解這包含影像和文字的網上工具,有否充份利用日益普遍、快速的互聯網的優點,作為小組研究之課題。
三、 傳播內容和反思
「創世時報」(Creation Times)
在「編輯室的話」中表示,盼望這份網上的報紙可以發放不一樣的傳媒訊息,在發掘最新最快的資訊,作新聞報道 (News reporting) 的同時,能做到新聞佈道 (News Evangelism) 傳播訊息,這是作為基督教媒體更為重要的使命。[2]此外編輯人員會以耶穌的眼光來看世界,把基督教應該和值得報道的新聞搬上平台。
現在,他是全港最受歡迎的基督教網站,總點擊率邁向8,500萬[3],其中超過五成的瀏覽用戶來自海外,證明網上事工能夠跨越時間、地域的界限,是普世福音事工的好渠道。電子新聞競爭日趨激烈,香港的主流報紙和電台在網上均大展拳腳,「創世時報」銳意進入,乃可喜可嘉。但背後需龐大人力、物力、財力支援,除了呼籲奉獻,亦需要拓展廣告收益和福音產品銷售確保有穩定收入來源。
「創世時報」自從2008年10開始運作,今至上載了的包括:
本地新聞452篇(自2008-12-16開始);基督教消息459篇(自2008-11-04開始);基督教新聞190篇(自2008-11-01開始);萬人見證錄52篇(自2008-11-13開始)。
本地新聞所上載的內容包括:於2010-02-01上載的「馬頭圍道塌樓事故四人死亡,附近有教會表示隨時候命施予援手」、於2010-02-19上載的「浸大研究:祖父母與孫兒易有代溝,影響兒童發展」等,每月平均上載7至8篇。主題是以香的新聞來借題發揮福音話題。
基督教消息大部份是報導基督教的音樂會、講座、訓練班和聖經日營等,包括他們的舉辦時間、地點和內容。
有關網頁內容的撮要見附錄1。
「theArk.cc」
類似YouTube,將短片放上網供人瀏覽。目前上載文章的數目約4千篇、影片數目約4千條。平均每日的點擊率約13萬次。與YouTube比較,內容非常集中福音訊息,這是應該堅持的方向,否則會與影音使團的宗旨脫軌。短片文字資料若能加上播放日期,會讓瀏覽者清楚內容上載時間。YouTube在短時間內大受歡迎,原因是內容豐富,對象全球化。而「theArk.cc」要在主流中突圍而出,挑戰甚大,因為一般福音機構較偏重教導和勸勉,創意有所限制。以下是一些點擊的統計資料:
表1
十大受歡迎影片 (開站至今)
標題
1.不要驚動愛情
2.聖地流動教室以色列破謎之旅1
3.黃子揚受浸 見證基督大愛
4.林以諾牧師與你分享如何面對壓力 (人生熱線急救手冊34)
5.與萬聖節的危險約會 拆解萬聖節搞鬼文化
6.沈祖堯夫婦分享晚會 - 雨後彩虹(一)
7.從地獄走到天堂: 鐵人挪亞領袖訓練 - 初回引爆
8.專訪陳敏盈(影音使團高級項目主任) - 天使部落109a
9.正生書院學生分享生命的體會上集
10.唱好這個道理—徐偉賢見證
表2
十大最受歡迎話題 (開站至今)
標題
1.高皓正宣佈婚訊 勸喻青年人等待真愛
2.宗教哲學----無名會
3.只是以愛心說誠實話 --
4.不信就要抗拒, 批判?
5.方舟是比喻?是歷史?是神話?
6.環保護理染髮
7.*~影音使團代禱事項~*
8.球是六千年還是數億年???
9.神的存在
10.
表3
十大最受歡迎blog文章 (開站至今)
標題
1.恩典之路
2.香港又多一位基督徒原創歌手: 羅力威
3.給網友的一封信
4.壓力中活得輕省
5.永生的禮物
6.TheArk.cc
7.援交少女多來自悲劇家庭
8.飯後甜品
9.送一份別出心裁的聖誕禮物!
10.忙裡感恩
「theArk.cc」由2009年7月啟站至今,不經不覺已經超過半年了。在這段期間,他們不斷收集弟兄姊妹的意見。在2009年終結之時,決定回應大家的需求,全新改革ArkBlog,並發起搬blog大行動[4] :
有關網頁內容的撮要見附錄2。
四、 信仰層面的影響
福音、天使、方舟和創世等名詞,乃基督教常用之詞語,讓網站瀏覽者第一時間看到而有所聯想,但缺點正是對基督教抗拒者會選擇即時離去。
創世電視以基督徒為主要觀眾對象,跟一般福音傳媒的製作以信眾口味為主導一樣,因此,可能會忽視非信徒和弱勢社羣,也會產生內容缺乏創意等問題[5]。
網誌 (Blog) 在香港漸受歡迎,小組成員之一在今次研究項目中,嘗試建立個人網誌,效果不錯。因為除了介紹自己的經歷和想法外,還可以讓瀏覽者進入其講道錄音網站,不失為傳福音真理的好渠道,亦可算是今次研究項目的意外收獲。
附錄1
創世時報 (Creation Times)
(1) 簡介議題
網頁標題
國際 / 本地 / 專題 RSS / twitter / Facebook 連結點
視像新聞 頭條新聞 萬人見證錄
廣告
報料熱線
宗旨:帶讀者以另一個角度看世界的人和事,直擊神的作為,釋出「不一樣的傳媒訊息」
(2) 傳播模式
描述:
(a) 主要視像新聞。
(b) 文字版等。
(c) 轉載創世電影「愛地球觀察站」片段。
(d) 完全免費。
反思:
(a) 已用連結點提醒讀者有更新。
(b) 文字版要好好整理方便閱讀。
(c) 短片比較長,可以精簡一點。
(3) 傳播內容
描述:
(a) 轉載「天使心月刊」文章。
(b) 新聞經篩選(不是所有/即時)。
(c) 用專題型式。
(d) 「信仰百問」。
反思:
(a) 能加大月刊文章的讀者覆蓋率。
(b) 倚靠編輯的屬靈智慧。
(c) 容易找到主題。
(d) 幫助初信者。
(e) 活動資料未有更新,新聞發生的日期未有清楚標明(可能回到2007年)。
(f) 「應有此佈」不排除有政治取態。
(4) 信仰層面上帶來的影響
(a) 適合理性的尋求者、慕道者。
(b) 訊息純正、涉獵廣、高參考價值,隨時隨地(全世界24小時上網)可用的教導工具。
(c) 可簡化畫面,加入「已封存檔案欄」。
(d) 專題深入仔細, 部分可連接片源,多介紹友會,又可減輕伺服器的負荷。
(e) 「信仰百問」簡要易明,提升/糾正初信及信徒的一些屬靈觀念。
附錄2
www.the Ark.cc beta版
(1) 簡介議題
網頁標題
精選影片 推薦Blog Ark檔案室 消息推廣 最新影片 會員登入
廣告
最新話題 本週人氣影片
宗旨:Creation創造.創意 Connection招聚.連繫 Calling召命.使命 一艘可以抵禦網絡洪水的影音方舟
(2) 傳播模式
描述:
(a) 互聯網。
(b) 寛頻。
(c) 細緻清晰。
(d) 比電視廣播播出時間更具彈性。
(e) 自由上載。
(f) 想做成褔音YouTube。
反思:
(a) 需經網絡傳播及大型伺服器。
(b) 暫時未達到YouTube的流行程度。
(3) 傳播內容
描述:
(a) 很多專題講道/佈道片段。
(b) 初信的教導。
(c) 進深的解經。
(d) 時事的反省。
(e) 簡單的畫面結構。
反思:
(a) 分類不太清晰。
(b) 有上載日期,製作日期不詳。
(c) 可下載但以10MB計。
(4) 信仰層面上帶來的影響
(a) 隨時隨地(全世界24小時上網)可用的教導工具。
(b) 信息日久常新,可提升靈命。
(c) 以系列型式(多片段組合)可加強訊息。
(d) 以短片形式更迅速反駁如「達文西密碼」等謬論。
(e) 可以發展成為「全壘打」工具網站形象。
[1] 袁文輝:《代禱家書》(香港:影音使團,2010年1月。)
[2] 編輯室的話:http://www.creationtimes.com/static.php?id=856
[3] 影音使團2008年報
[4] http://www.theark.cc/myblog.php?blogname=admin (Assessed on 25 February 2010)
[5] Quentin Schultze and Robert Words (ed.) Understanding Evangelical Media : The Changing Face of Christian Communication, (Il USA : Inter Varsity, 2008), 283-284.
2010年2月25日 星期四
Peggy's revised
小組滙報Blog:影音使團應用互聯網 2010年2月25日
(MCS小組成員:何佩儀、林克龍、區振光)
一、 簡介議題
影音使團成立於1989年,是一個以基督信仰為本的非牟利機構,藉著大眾傳播平台及文化媒體發放生命信息,以基督福音抗衡時代洪流,創造優質心靈製作,改變世道人心。
影音使團目前有超過二百位員工,加上其他開支,2009年1-11月支出總計超過5,340萬元[1],收入5,390萬元,累積不敷數為562萬元。財務狀況與一般福音機構類似,總是入不敷支,是有需要較嚴謹的財務管理,嚴控開支,同時,向基督徒介紹福音使團之貢獻,鼓勵多多奉獻支持,亦可考慮創新開拓廣告收入來源,產品銷售等。
二、傳播途徑
(MCS小組成員:何佩儀、林克龍、區振光)
一、 簡介議題
影音使團成立於1989年,是一個以基督信仰為本的非牟利機構,藉著大眾傳播平台及文化媒體發放生命信息,以基督福音抗衡時代洪流,創造優質心靈製作,改變世道人心。
影音使團目前有超過二百位員工,加上其他開支,2009年1-11月支出總計超過5,340萬元[1],收入5,390萬元,累積不敷數為562萬元。財務狀況與一般福音機構類似,總是入不敷支,是有需要較嚴謹的財務管理,嚴控開支,同時,向基督徒介紹福音使團之貢獻,鼓勵多多奉獻支持,亦可考慮創新開拓廣告收入來源,產品銷售等。
二、傳播途徑


影音使團採用七種傳播途徑,包括互聯網、電視、熱線等,分述如下:
1. 天使心雜誌—內容包括專題、人物見證、社會回應,每月約2萬本,在報攤及全港便利和超級為市場均有發售。
2. 方舟多媒體博覽館—集旅遊及展覽,當中展示多媒體展品、動物展示,每年接近超過50萬遊客到訪。
3. 人生熱線—結合信仰與輔導的熱線,過去5年曾處理5萬個個案,760人慕道,決志或接受轉介教會。現在除本港外,中國、美加和澳洲亦設立熱線。
4. 互聯網:影音身使團官方網站、網上報紙—創世時報和社交網站—The Ark.cc。
5. 創世電視—現在租用的頻道包括:有線電視15台、香港寬頻電視719台和now TV545台,接觸觀眾超過170萬戶家庭。此外有製作的福音節目,在免費頻道亞洲電視播出,接觸廣東沿岸同胞超過200萬人。
6. 佈道會—大型公開聚會、專題講座 、藝人見證、音樂會、18區巡迴佈道等
7. 福音電影—以戲院作佈道平台,過去接觸約15萬人。
MCS小組選定他們在網上傳播的途徑,即是「創世時報」和「Tha Ark.cc」來進行深入研究分析。了解這包含影像和文字的網上工具,有否充份利用互聯網的優點,此為小組研究之課題。
三、傳播內容和反思
「創世時報」在編輯室的話中表示,盼望這份網上的報紙可以發放不一樣的傳媒訊息,在發掘最新最快的資訊,作新聞報道(News reporting)的同時,能做到新聞佈道(News Evangelism) 傳播信息,卻是作為基督教媒體更為重要的使命。[2]此外也編輯能以耶穌的眼光來看世界,基督教新聞應報道值得報道的新聞。
為全港最受歡迎基督教網站,總點擊率邁向8,500萬[3],其中超過五成的瀏覽用戶來自海外,證明網上事工跨越地域界限,是普世福音事工的好渠道。電子新聞競爭激烈,香港的主流報紙和電台均大展拳腳,「創世時報」銳意進入,乃可喜可嘉。但背後需龐大財力支援,除了呼籲奉獻,亦可拓展廣告收益和福音產品銷售收入。
「創世時報」從2008年10開始運作,今至上載了的包括:
本地新聞452篇(自2008-12-16開始) ;基督教消息459篇(自2008-11-04開始) ;基督教新聞190篇(自2008-11-01開始) ;萬人見證錄52篇(自2008-11-13開始 ) 。
本地新聞所上載的內容包括:於2010-02-01上載的「馬頭圍道塌樓事故四人死亡,附近有教會表示隨時候命施予援手」、於2010-02-19上載的「浸大研究:祖父母與孫兒易有代溝,影響兒童發展」等,每月平均上載7-8篇。主題是以香的新聞來借題發揮福音話題。
基督教消息大部份是報導基督教的音樂會、講座、訓練班和聖經日營等,他們的舉辦時間、地點和內容。
「Tha Ark.cc」類似YouTube,將短片放上網供人瀏覽。目前上載文章的數目約4000篇、影片數目約4000條。平均每日的點激率約130,000次
與YouTube比較,內容比較集中福音訊息,這是應該堅持的方向,否則會與影音使團的宗旨脫軌。短片文字資料若能加上播放日期,會讓瀏覽者清楚內容上載時間。YouTube大受歡迎,因內容豐富,對象全球化。而「方舟多媒體」要在主流中突圍而出,挑戰甚大。一般福音機構較偏重教導和勸勉,創意有所限制。

1. 天使心雜誌—內容包括專題、人物見證、社會回應,每月約2萬本,在報攤及全港便利和超級為市場均有發售。
2. 方舟多媒體博覽館—集旅遊及展覽,當中展示多媒體展品、動物展示,每年接近超過50萬遊客到訪。
3. 人生熱線—結合信仰與輔導的熱線,過去5年曾處理5萬個個案,760人慕道,決志或接受轉介教會。現在除本港外,中國、美加和澳洲亦設立熱線。
4. 互聯網:影音身使團官方網站、網上報紙—創世時報和社交網站—The Ark.cc。
5. 創世電視—現在租用的頻道包括:有線電視15台、香港寬頻電視719台和now TV545台,接觸觀眾超過170萬戶家庭。此外有製作的福音節目,在免費頻道亞洲電視播出,接觸廣東沿岸同胞超過200萬人。
6. 佈道會—大型公開聚會、專題講座 、藝人見證、音樂會、18區巡迴佈道等
7. 福音電影—以戲院作佈道平台,過去接觸約15萬人。
MCS小組選定他們在網上傳播的途徑,即是「創世時報」和「Tha Ark.cc」來進行深入研究分析。了解這包含影像和文字的網上工具,有否充份利用互聯網的優點,此為小組研究之課題。
三、傳播內容和反思
「創世時報」在編輯室的話中表示,盼望這份網上的報紙可以發放不一樣的傳媒訊息,在發掘最新最快的資訊,作新聞報道(News reporting)的同時,能做到新聞佈道(News Evangelism) 傳播信息,卻是作為基督教媒體更為重要的使命。[2]此外也編輯能以耶穌的眼光來看世界,基督教新聞應報道值得報道的新聞。
為全港最受歡迎基督教網站,總點擊率邁向8,500萬[3],其中超過五成的瀏覽用戶來自海外,證明網上事工跨越地域界限,是普世福音事工的好渠道。電子新聞競爭激烈,香港的主流報紙和電台均大展拳腳,「創世時報」銳意進入,乃可喜可嘉。但背後需龐大財力支援,除了呼籲奉獻,亦可拓展廣告收益和福音產品銷售收入。
「創世時報」從2008年10開始運作,今至上載了的包括:
本地新聞452篇(自2008-12-16開始) ;基督教消息459篇(自2008-11-04開始) ;基督教新聞190篇(自2008-11-01開始) ;萬人見證錄52篇(自2008-11-13開始 ) 。
本地新聞所上載的內容包括:於2010-02-01上載的「馬頭圍道塌樓事故四人死亡,附近有教會表示隨時候命施予援手」、於2010-02-19上載的「浸大研究:祖父母與孫兒易有代溝,影響兒童發展」等,每月平均上載7-8篇。主題是以香的新聞來借題發揮福音話題。
基督教消息大部份是報導基督教的音樂會、講座、訓練班和聖經日營等,他們的舉辦時間、地點和內容。
「Tha Ark.cc」類似YouTube,將短片放上網供人瀏覽。目前上載文章的數目約4000篇、影片數目約4000條。平均每日的點激率約130,000次
與YouTube比較,內容比較集中福音訊息,這是應該堅持的方向,否則會與影音使團的宗旨脫軌。短片文字資料若能加上播放日期,會讓瀏覽者清楚內容上載時間。YouTube大受歡迎,因內容豐富,對象全球化。而「方舟多媒體」要在主流中突圍而出,挑戰甚大。一般福音機構較偏重教導和勸勉,創意有所限制。

Table1
十大受歡迎影片 (開站至今)
標題
1.不要驚動愛情
2.聖地流動教室以色列破謎之旅1
3.黃子揚受浸 見證基督大愛
4.林以諾牧師與你分享如何面對壓力 (人生熱線急救手冊34)
5.與萬聖節的危險約會 拆解萬聖節搞鬼文化
6.沈祖堯夫婦分享晚會 - 雨後彩虹(一)
7.從地獄走到天堂: 鐵人挪亞領袖訓練 - 初回引爆
8.專訪陳敏盈(影音使團高級項目主任) - 天使部落109a
9.正生書院學生分享生命的體會上集
10.唱好這個道理—徐偉賢見證
Table 2
十大最受歡迎話題 (開站至今)
標題
1.高皓正宣佈婚訊 勸喻青年人等待真愛
2.宗教哲學----無名會
3.只是以愛心說誠實話 --
4.不信就要抗拒, 批判?
5.方舟是比喻?是歷史?是神話?
6.環保護理染髮
7.*~影音使團代禱事項~*
8.球是六千年還是數億年???
9.神的存在
Table 3
十大最受歡迎blog文章 (開站至今)
標題
1.恩典之路
2.香港又多一位基督徒原創歌手: 羅力威
3.給網友的一封信
4.壓力中活得輕省
5.永生的禮物
6.TheArk.cc
7.援交少女多來自悲劇家庭
8.飯後甜品
9.送一份別出心裁的聖誕禮物!
10.忙裡感恩
四、 信仰層面的影響
福音、天使、方舟和創世等名詞,乃基督教常用之名詞,讓網站瀏覽者第一時間看到而有聯想,缺點是對基督教抗拒者會離去。
創世電視以基督徒為主要觀眾,跟一般福音傳媒以信眾口味為主導一樣,因此可能會忽視非信徒和弱勢社羣,內容缺乏創意等問題[4]。
網誌在香港漸受歡迎,小組成員之一在今次研究項目中,嘗試建立個人網誌,效果不錯。因為除了介紹自己的經歷和思法外,還可以讓瀏覽者進入其講道錄音網站,不失為傳福音真理的好渠道,亦可算是今次研究項目的意外收獲。
五、行動
TheArk.cc由7月啟站至今,不經不覺已經快要半年了。在這段期間,他們不斷收集弟兄姊妹的意見,在2009終結之時,決定回應大家的需求,全新改革ArkBlog,並發起搬blog大行動。[5]
[1] 袁文輝:《代禱家書》(香港:影音使團,2010年1月。)
[2] 編輯室的話:http://www.creationtimes.com/static.php?id=856
[3] 影音使團2008年報
[4] Quentin Schultze and Robert Words (ed.) Understanding Evangelical Media : The Changing Face of Christian Communication, (Il USA : Inter Varsity, 2008), 283-284.
[5] http://www.theark.cc/myblog.php?blogname=admin
十大受歡迎影片 (開站至今)
標題
1.不要驚動愛情
2.聖地流動教室以色列破謎之旅1
3.黃子揚受浸 見證基督大愛
4.林以諾牧師與你分享如何面對壓力 (人生熱線急救手冊34)
5.與萬聖節的危險約會 拆解萬聖節搞鬼文化
6.沈祖堯夫婦分享晚會 - 雨後彩虹(一)
7.從地獄走到天堂: 鐵人挪亞領袖訓練 - 初回引爆
8.專訪陳敏盈(影音使團高級項目主任) - 天使部落109a
9.正生書院學生分享生命的體會上集
10.唱好這個道理—徐偉賢見證
Table 2
十大最受歡迎話題 (開站至今)
標題
1.高皓正宣佈婚訊 勸喻青年人等待真愛
2.宗教哲學----無名會
3.只是以愛心說誠實話 --
4.不信就要抗拒, 批判?
5.方舟是比喻?是歷史?是神話?
6.環保護理染髮
7.*~影音使團代禱事項~*
8.球是六千年還是數億年???
9.神的存在
Table 3
十大最受歡迎blog文章 (開站至今)
標題
1.恩典之路
2.香港又多一位基督徒原創歌手: 羅力威
3.給網友的一封信
4.壓力中活得輕省
5.永生的禮物
6.TheArk.cc
7.援交少女多來自悲劇家庭
8.飯後甜品
9.送一份別出心裁的聖誕禮物!
10.忙裡感恩
四、 信仰層面的影響
福音、天使、方舟和創世等名詞,乃基督教常用之名詞,讓網站瀏覽者第一時間看到而有聯想,缺點是對基督教抗拒者會離去。
創世電視以基督徒為主要觀眾,跟一般福音傳媒以信眾口味為主導一樣,因此可能會忽視非信徒和弱勢社羣,內容缺乏創意等問題[4]。
網誌在香港漸受歡迎,小組成員之一在今次研究項目中,嘗試建立個人網誌,效果不錯。因為除了介紹自己的經歷和思法外,還可以讓瀏覽者進入其講道錄音網站,不失為傳福音真理的好渠道,亦可算是今次研究項目的意外收獲。
五、行動
TheArk.cc由7月啟站至今,不經不覺已經快要半年了。在這段期間,他們不斷收集弟兄姊妹的意見,在2009終結之時,決定回應大家的需求,全新改革ArkBlog,並發起搬blog大行動。[5]
[1] 袁文輝:《代禱家書》(香港:影音使團,2010年1月。)
[2] 編輯室的話:http://www.creationtimes.com/static.php?id=856
[3] 影音使團2008年報
[4] Quentin Schultze and Robert Words (ed.) Understanding Evangelical Media : The Changing Face of Christian Communication, (Il USA : Inter Varsity, 2008), 283-284.
[5] http://www.theark.cc/myblog.php?blogname=admin
2010年2月22日 星期一
Daniel's revised copy
小組滙報Blog:福音使團應用互聯網 2010年2月22日
(MCS小組成員:何佩儀、林克龍、區振光)
一、 簡介議題
福音使團成立於1989年,是一個致力於製作影音媒體作福音佈道的機構,製作福音電視和電影,出版天使心月刊等。其目標是讓福音改變世道人心,用愛建家立業,靠神改變人生。其網站包含影音圖像和文字,充份利用互聯網的優點,為小組研究之課題。
二、 傳播途徑和反思
福音使團採多途徑的傳播途徑,包括互聯網、電視、熱線等,分述如下:
1. 天使心會員專區
2. 方舟多媒體
3. 人生熱線
4. 創世時報
5. 創世電視
MCS小組選定「創世時報」和「方舟多媒體」,深入研究分析。
影音使團有超過二百位員工,加上其他開支,2009年1-11月支出總計超過5,340萬元[1],收入5,390萬元,累積不敷數為562萬元。財務狀況與一般福音機構類似,總是入不敷支,是有需要較嚴謹的財務管理,嚴控開支,同時,向基督徒介紹福音使團之貢獻,鼓勵多多奉獻支持,亦可考慮創新開拓廣告收入來源,產品銷售等。
三、 傳播內容和反思
「創世時報」為全港最受歡迎基督教網站,總點擊率邁向8,500萬[2],其中超過五成的瀏覽用戶來自海外,證明網上事工跨越地域界限,是普世福音事工的好渠道。電子新聞競爭激烈,香港的主流報紙和電台均大展拳腳,「創世時報」銳意進入,乃可喜可嘉。但背後需龐大財力支援,除了呼籲奉獻,亦可拓展廣告收益和福音產品銷售收入。
「方舟多媒體」類似YouTube,將短片放上網供人瀏覽。與YouTube比較,內容比較集中福音訊息,這是應該堅持的方向,否則會與影音使團的宗旨脫軌。短片文字資料若能加上播放日期,會讓瀏覽者清楚內容上載時間。YouTube大受歡迎,因內容豐富,對象全球化。而「方舟多媒體」要在主流中突圍而出,挑戰甚大。一般福音機構較偏重教導和勸勉,創意有所限制。
四、 信仰層面的影響
福音、天使、方舟和創世等名詞,乃基督教常用之名詞,讓網站瀏覽者第一時間看到而有聯想,缺點是對基督教抗拒者會離去。
創世電視以基督徒為主要觀眾,跟一般福音傳媒以信眾口味為主導一樣,因此可能會忽視非信徒和弱勢社羣,內容缺乏創意等問題[3]。
網誌在香港漸受歡迎,小組成員之一在今次研究項目中,嘗試建立個人網誌,效果不錯。因為除了介紹自己的經歷和思法外,還可以讓瀏覽者進入其講道錄音網站,不失為傳福音真理的好渠道,亦可算是今次研究項目的意外收獲。
[1] 袁文輝:《代禱家書》(香港:影音使團,2010年1月。)
[2] 影音使團2008年報
[3] Quentin Schultze and Robert Words (ed.) Understanding Evangelical Media : The Changing Face of Christian Communication, (Il USA : Inter Varsity, 2008), 283-284.
(MCS小組成員:何佩儀、林克龍、區振光)
一、 簡介議題
福音使團成立於1989年,是一個致力於製作影音媒體作福音佈道的機構,製作福音電視和電影,出版天使心月刊等。其目標是讓福音改變世道人心,用愛建家立業,靠神改變人生。其網站包含影音圖像和文字,充份利用互聯網的優點,為小組研究之課題。
二、 傳播途徑和反思
福音使團採多途徑的傳播途徑,包括互聯網、電視、熱線等,分述如下:
1. 天使心會員專區
2. 方舟多媒體
3. 人生熱線
4. 創世時報
5. 創世電視
MCS小組選定「創世時報」和「方舟多媒體」,深入研究分析。
影音使團有超過二百位員工,加上其他開支,2009年1-11月支出總計超過5,340萬元[1],收入5,390萬元,累積不敷數為562萬元。財務狀況與一般福音機構類似,總是入不敷支,是有需要較嚴謹的財務管理,嚴控開支,同時,向基督徒介紹福音使團之貢獻,鼓勵多多奉獻支持,亦可考慮創新開拓廣告收入來源,產品銷售等。
三、 傳播內容和反思
「創世時報」為全港最受歡迎基督教網站,總點擊率邁向8,500萬[2],其中超過五成的瀏覽用戶來自海外,證明網上事工跨越地域界限,是普世福音事工的好渠道。電子新聞競爭激烈,香港的主流報紙和電台均大展拳腳,「創世時報」銳意進入,乃可喜可嘉。但背後需龐大財力支援,除了呼籲奉獻,亦可拓展廣告收益和福音產品銷售收入。
「方舟多媒體」類似YouTube,將短片放上網供人瀏覽。與YouTube比較,內容比較集中福音訊息,這是應該堅持的方向,否則會與影音使團的宗旨脫軌。短片文字資料若能加上播放日期,會讓瀏覽者清楚內容上載時間。YouTube大受歡迎,因內容豐富,對象全球化。而「方舟多媒體」要在主流中突圍而出,挑戰甚大。一般福音機構較偏重教導和勸勉,創意有所限制。
四、 信仰層面的影響
福音、天使、方舟和創世等名詞,乃基督教常用之名詞,讓網站瀏覽者第一時間看到而有聯想,缺點是對基督教抗拒者會離去。
創世電視以基督徒為主要觀眾,跟一般福音傳媒以信眾口味為主導一樣,因此可能會忽視非信徒和弱勢社羣,內容缺乏創意等問題[3]。
網誌在香港漸受歡迎,小組成員之一在今次研究項目中,嘗試建立個人網誌,效果不錯。因為除了介紹自己的經歷和思法外,還可以讓瀏覽者進入其講道錄音網站,不失為傳福音真理的好渠道,亦可算是今次研究項目的意外收獲。
[1] 袁文輝:《代禱家書》(香港:影音使團,2010年1月。)
[2] 影音使團2008年報
[3] Quentin Schultze and Robert Words (ed.) Understanding Evangelical Media : The Changing Face of Christian Communication, (Il USA : Inter Varsity, 2008), 283-284.
訂閱:
文章 (Atom)